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家:第三产业成就业扩容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了今年4月份全国主要劳动力输入输出地就业监测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从刚刚发布的数据分析来看,我国目前就业总体稳定。
劳动力结构改善拓宽就业渠道
人社部最新数据显示,从环比看,4月份11省(市)市场供求人数均有所减少,人力资源市场比3月份供求高峰有所回落,而求人倍率(招聘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为1.12,比上月上升0.03。从同比看,供求人数和求人倍率均有所下降。4月份,11省(市)总登记招聘人数同比减少7.2%,求职人数减少3.7%,求人倍率下降0.04,但供求人数降幅相比一季度有所收窄,下降态势有所缓和。
企业用工方面,多数监测省份企业用工人数有所增加。其中广东省651家监测企业员工总数为45.7万人,比上月增加0.7万人,连续两个月增加;福建省90家监测企业员工总数为15.4万人,比上月增加0.1万人,结束了此前连续4个月减少态势;江西省547家监测企业员工总数为33.9万人,比上月增加0.1万人;上海市全市企业用工登记人数974.4万人,比上月增加7.3万人。
出现这些积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郑东亮分析表示,经济平稳运行是前提,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政策举措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说,虽然我国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总体平稳,且创造的经济总量还在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增加。各项指标表明,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服务业快速发展,有助于增加劳动力需求,促进劳动力结构的改善。这为就业稳定打下了重要基础。一季度,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占GDP比重为56.9%。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2.4%,比第二产业高5个百分点。“从长期看,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一二产业,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扩展就业增长空间。”郑东亮说。
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增长
今年1—4月份,新登记企业157.2万户,同比增长27.5%,平均每天新登记1.3万户,其中服务业占到新登记企业的80%。“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极大激发了大众创业热情,扩展了就业空间,也带动了就业增长。
“通过创业实现就业成为更多毕业生的选择。”郑东亮表示,“十二五”期间,通过政府实施的创业引领计划,高校毕业生创业规模不断扩大,超过100万人成功创业。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持续推进,全社会创业就业良好环境和氛围的形成,政策鼓励和扶持创业力度进一步加大,为部分毕业生实现创业就业提供了更好机会和条件。
“在当前供给与需求此长彼消,结构矛盾更加突出的情况下,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在以往较高的水平,实现就业水平不降低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郑东亮表示,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机遇、持续推进创业创新,千方百计开发和挖掘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公共就业服务力度,提高政策和服务帮扶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引导高校毕业生合理确定就业预期,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顺利地实现就业创业。
政策支撑确保风险可控
尽管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是局部地区、局部行业存在规模性失业的风险仍需密切关注。
“由于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部分沿海地区传统制造业企业用工更趋稳慎,同时,今年节后供求旺季持续时间较往年有所缩短,加工制造、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需求相对低迷,对劳动者求职就业产生一定压力。特别是去产能行业企业集中的局部地区规模性失业风险,下一步需予以高度关注。”郑东亮说,“但从整体上看,在经济不发生较大波动情况下,宏观调控更加精准,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加上比较成熟的就业创业政策支撑,服务体系发力增效,有助于兜住民生底线,就业形势有望延续总体稳定态势,失业率水平能够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